廈門海堤的建成,成為廈門陸上的門戶走廊,隨著廈門特區經濟的發展,汽車流量大增,海堤原設計日流量2500輛,1989年竟達12000輛。所以,海堤成了經濟發展的"瓶頸",廈門人民盼望再建一座海峽大橋,為特區建設插上翅膀。廈門大橋于1988年1月正式動工,1991年5月1日正式通車"歷時僅三年四個月"大橋設計汽車日流量2.5萬輛。全橋分主橋、集美立交橋、高崎引橋三個部分。橋梁總長6599米,成為全國最長的跨海公路橋。主橋為雙線橋,全長2070米,橋面寬23.5米。大橋建成,改善了廈門陸路運輸條件,每當夜幕來臨,大橋上燈火輝煌,與來往車輛燈光相輝映,形成一道絢麗耀眼的彩虹,景色十分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