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準備階段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旅行的大致時間、地點。然后收集相關的資料:包括途經地段的海拔、氣候、民族分布、宗教信仰、飲食習慣、居住條件以及流行病狀況等。不同的地區在各方面的差別很大。比如在炎熱的七月,青海鳥島或天山天池早晚的氣溫也相當低,在高海拔的內陸地區晝夜溫差更大,有時一天仿佛經歷四季。這種差別還反映在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方面,如果在這方面具備了豐富的知識,不僅可以避免因違反當地禁忌而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還可以增加旅行的人文色彩,使其更有意義。
二、具體日程安排
日程安排一定要詳細,包括交通工具的選擇,開出、到達時間,游覽時間的長短等。制定計劃要做到點面兼顧,能游到的地方盡量安排,但也要避輕就重。還要考慮到當地實際情況和一些不可預知的突發情況,留出必要的時間來,這樣才能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
尤其要了解可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時刻表以及在各地方上的特例。例如在南疆的某些地區長途車周日停開;在川西有些公路是單行線,每天只允許通過駛向同一方向的汽車,第二天再交換方向行駛。熟悉了這些情況,安排行程時才不會延誤行期。
旅行路線的季節因素也不能不考慮,像云、貴、川地區的公路在夏季經常會因為塌方而造成斷路,西藏和新疆的幾條主要公路在冬天常常會被大雪封住。
三、獲取旅游信息
氣象、地理方面的知識可以從地圖冊中獲取。
人文及其他方面的特殊知識可通過閱讀專門的旅游手冊或旅游雜志獲得。
向有自助游經驗的朋友請教。
準備長途旅行的“背包族"最好去圖書館或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千萬別怕麻煩,磨刀不誤砍柴工。
四、計劃書面化
當你把全部計劃作好以后,已經神游了一遍,這時再把頭腦中的計劃書面化,以便實施起來按部就班,有條有理。當然,書面計劃在實際運用中可靈活調整,但計劃在旅行前,玩起來才更加開心。
來源:摘自《河北旅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