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1點中對于文化遺產的說明:“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份或結構、銘文、窟洞以及聯合體”,以及第二條第3點中對于自然遺產的說明:“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域”,廬山不僅具有秀美的以“奇、秀、險、雄”為特色的自然風光,而且還具有廬山山水詩文化以及白鹿洞書院這樣的文化價值深厚的歷史場所,還有各式迥異的異國建筑,故符合對于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的定義。另外更加突出的是,白鹿洞書院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書院,文化意義和教育意義深遠,彰顯了廬山文化名山、教育名山的特色,故廬山還被評為“文化景觀”。廬山不僅因其“匡廬奇秀甲天下”這樣極具特色的自然景觀而聞名于世,還以白鹿洞書院“海內書院第一”,“天下書院之首”這樣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意義而具有典型性和獨特性,因此而言符合遺產的真實性標準。另外,廬山的秀麗景色千百年來一直保存完好,愈發地優美動人,而白鹿洞書院也得到了很好的崇仰與保護,至今猶存,因此獨具完整性優勢,符合遺產的完整性標準。廬山作為世界文化景觀,將會收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贊揚。
中國網